強化里鄰防災應變機制—臺北市大安區山坡地老舊聚落疏散避難 T-DEEP無腳本演練

臺北市大安區公所新聞稿

發稿單位:臺北市大安區公所 

發稿日期:114年5月21日15:30分 

聯絡人:劉李玉梅 

聯絡電話:02-23511711轉8800


  強化里鄰防災應變機制—臺北市大安區山坡地老舊聚落疏散避難

T-DEEP無腳本演練

   臺北市大安區黎和里和平東路3段632巷附近山坡地老舊聚落較不穩定的地理特性影響,每逢颱風、洪汛期間居民安全可能因此受到威脅!為提升民眾防災意識及強化災時應變能力,臺北市大安區公所於114年5月22日(星期四)上午10時假該聚落舉辦「臺北市大安區114年度山坡地老舊聚落疏散避難演練」。

 本次演練以「臺北市災害演習規劃與評估指引」辦理,以颱洪災害為情境,以雨量作為主要情境事件狀況,分別為時雨量40毫米例行性防颱宣導,以展示方式演練,即以人員、車輛操作示範,呈現功能與運作為主,24小時累積雨量達300毫米(黃色警戒)、24小時累積雨量達400毫米(紅色警戒)聚落居民之疏散避難演練,全程採「無腳本演練」,於演練過程中下達狀況情境及突發事件,藉以驗證區災害應變中心與里應變小組相互合作機制、實際資源調度及應變處置能力。

 臺北市大安區公所區長鄭裕峯表示:社區災害防救工作的推動,須依靠社區民眾、組織及民間志工團體共同努力完成,平時應加強社區民眾及民間志工或企業間之合作及溝通,並整合區內人力及資源,以利災時搶救工作順利進行。本次演習全程採無腳本演練,驗證里鄰應變小組災情查蒐報機制,里鄰應變小組、區公所透過討論溝通以尋求最妥適之處置,藉由演習訓練,熟稔災時各項防救任務,促進在面臨災害時,能夠達到應變得宜,迅速復原之效能,共同守護居民安全。

Posted on

114年4月批發市場蔬果農藥添加物殘留抽驗結果

       臺北市市場處表示臺北農產公司114年4月監測批發市場蔬果農產品農藥殘留監測結果,共計抽驗1,098件蔬果產品,檢驗結果64件不符合規定,銷毀重量計13,653公斤,其中包含針對高風險農產品進行加強抽驗。

       臺北市第一、二果菜批發市場由市府委託臺北農產公司經營管理,為維護民眾食用生鮮蔬果之安全,每日對於進場拍賣之果菜進行農藥殘留之抽驗,並於拍賣前完成並判定檢驗結果。114年4月共計抽驗1,098件蔬果產品,檢驗結果64件不符合規定,銷毀重量計13,653公斤,主要不合格品項為辣椒、木瓜及雜柑。進場果菜經抽驗不合格,臺北農產公司隨即禁止該批貨交易,並暫停當日供應人其餘供應代號之同品項蔬果拍賣,經取樣檢驗合格後始得拍賣,如檢驗不合格則報廢銷毀,同時依「臺北農產運銷股份有限公司批發市場供應人申請登記及管理要點」規定停止其供應。

        市場處每年補助臺北農產公司購買相關檢驗耗材,預計可檢驗量能可達13,000件,以防堵農藥超標農產品流入市面。另為有效運用檢驗量能,臺北農產公司針對不合格品項進行加強抽驗,將抽驗結果資訊回饋農政單位,並函知違規供應單位改善,同時副知當地縣市政府、農政主管機關進行源頭用藥輔導,落實源頭管理,以有效維護大台北地區食品安全。

       苦瓜為熱帶地區作物,在臺灣全年均可種植,中部產期為4-9月,南部產期集中在10月至翌年3月。苦瓜富含維生素C及膳食纖維,是營養豐富的蔬菜,臺北市市場處貼心提醒,民眾在選擇苦瓜時,應挑選果實飽滿、表面無凹陷且無黃化過熟者,購買後應盡早食用完畢或放入冰箱冷藏,以延長苦瓜保鮮期。

  • 114年4月不合格名冊.pdf
  • 農藥檢驗不合格銷毀作業1(辣椒)
  • 農藥檢驗不合格銷毀作業2(木瓜)
  • 農藥檢驗不合格銷毀作業3(雜柑)
Posted on

臺北市衛生局公布114年第1波生鮮水產品抽驗結果

為維護民眾食用水產品之安全,臺北市政府衛生局1144月執行第1波生鮮水產品抽驗專案,前往賣場、水產店、餐廳及市場等販售場所,共計抽驗30件,檢驗結果1件不符合規定(詳如附件抽驗名冊),不合格率3.3%

    

    此次共計抽驗30件生鮮水產品,依種類擇定檢驗項目包含動物用藥多重殘留(48)、氯黴素類抗生素(4)、硝基呋喃代謝物(5)孔雀綠及結晶紫及其代謝物(4)、重金屬(鎘、鉛、甲基汞)組織胺檢驗結果1件「午仔魚」檢出還原型孔雀綠(Leucomalachite green, LMG0.6ppb(標準:不得檢出),不符「動物用藥殘留標準」,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15條第1項第5款規定,依同法第44條第1項第2款規定處新臺幣6萬元以上2億元以下罰鍰,並依同法第52條第1項第1款規定產品應予沒入銷毀,不符規定產品經追溯來源廠商為外縣市業者已移請產品來源轄管衛生局依權責辦理。

臺北市衛生局表示,還原型孔雀綠通常積聚於脂肪內,尤其在內臟,建議消費者可由避免食用魚類內臟及脂肪組織含量較高之部位(如:魚肚、皮下、魚頭等),多樣化選擇各種大小魚類,勿偏好攝食特定魚種,才能均衡攝取到不同魚類所提供的營養素。衛生局提醒飼養業應合法使用核准藥品,除了必須考慮動物對象、年齡、劑量等之外,還必須遵守停藥期,如此才能確保產品安全衛生,同時建議販售業者向大盤或供應商索取自主檢驗報告。

消費者如有食品安全衛生問題或消費疑義,可電洽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外縣市民眾請撥 02-27208889)轉7089。以上稽查結果,可至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https://health.gov.taipei/)查詢相關訊息。

  • 11404-生鮮水產品抽驗結果符合規定定名冊.pdf
  • 11404-生鮮水產品抽驗結果不符合規定名冊V2.pdf
  • S__25248009
Posted on

第1333號市政統計週報

【提要】113年底設籍臺北市原住民族計1.9萬人,較112年底增加1,393人(8.1%),以阿美族占47.3%為最多,年齡中位數為33.2歲,較全體市民及全國原住民族相對年輕。113年全年臺北市原住民族兒童托育補助件數及金額較112年分別增加5.5%及22.2%,獎助學金核發件數及金額分別增加13.7%及1.4%。

        臺北市為多元族群兼容並蓄的城市,依臺北市政府民政局統計,113年底設籍臺北市原住民族計1.9萬人,較112年底增加1,393人(8.1%),其中男性8,104人占43.7%、女性10,439人占56.3%;各民族中以阿美族占47.3%為最多,泰雅族占17.5%次之,排灣族占10.5%居第3;從年齡結構觀察,0至14歲幼年人口占22.7%,15至64歲青壯年人口占69.2%,其中以25至34歲組人數最多,至65歲以上高齡人口,則占8.1%,整體原住民族年齡中位數為33.2歲,較全體市民之年齡中位數47.0歲及全國原住民族之年齡中位數34.8歲,相對年輕。

        為保障原住民族兒童托育權益,減輕原住民族學生就學負擔及獎勵優秀人才,市府辦理原住民族兒童托育及學生獎助學金補助。依臺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統計,113年全年臺北市原住民族兒童托育補助核准1,653件、2,408.2萬元,較112年分別增加86件(5.5%)、438.0萬元(22.2%),同年獎助學金核發4,281件、994.2萬元,較112年分別增加515件(13.7%)、13.2萬元(1.4%)。

  • 第1333號市政統計週報.pdf
Posted on

九旬翁醉失控 文二警溫情安撫護送就醫

文山第二分局萬盛派出所警員林志信、鍾承余日前擔服巡邏勤務時,接獲民眾報案,稱其年邁父親在家中情緒失控,砸毀房內物品,需警方到場協助處理。
警方獲報後不敢大意,立即趕赴現場。抵達現場發現該名約95歲老翁因飲酒後又服用安眠藥,導致精神狀態不穩,在房內不斷砸東西。員警見狀,隨即採取柔性勸說方式,以溫情耐心安撫老翁情緒,並同步聯繫衛生單位評估精神狀況,確認是否為新增個案或列管追蹤關懷對象,再經專業醫師評估並同意後,警方會同消防救護人員,將情緒失控的老翁安全抬上擔架,送往醫院進一步治療。事後警方了解,老翁平時雖有就醫紀錄,但並無精神疾病史,此次事件主因為飲酒與藥物影響所致。所幸在警消人員合力安撫與處置下,該事件無人受傷,老翁平安送醫,家屬對警方及救護人員的積極協助與關懷深表感謝。
文山第二分局表示,目前已進入高齡化社會,獨居長輩日益增多,呼籲民眾平時應多關懷鄰里,秉持敦親睦鄰、守望相助之精神,以便在緊急時刻能互相幫忙。若家中有失智、精神疾病或高齡長者,家屬須多加注意其動態及可能常活動範圍,建議為其佩戴留有聯絡方式的飾品、證件或手機,也可至市府社會局申請預防走失之愛心手鍊,俾利警方可在第一時間聯繫家屬。

  • 萬盛派出所警員鍾承余(左)、警員林志信(右)
Posted on

臺北市松山區公所舉辦114年度災害地區緊急疏散避難演習

為落實地震災害緊急應變能力,本所訂定5月21日下午2時30分於本區復源里復源公園辦理「114年度松山區災害地區緊急疏散避難演習」

台灣地處於地震好發地帶,近年來氣候變異導致天災型態改變,由地震引發諸多複合型災害,因此災害地區緊急疏散避難演習仍以地震為主要演練項目,藉由演習教導民眾及里鄰應變小組相關災害來臨時避難疏散措施及各項防災知識。

現今台灣社會養毛小孩的民眾增加,顧慮到災害發生時寵物受困的狀況,這次新增寵物救災的橋段,希望藉由演習讓民眾了解,避難時切記以「人身安全為優先」,我們都能理解飼主想要帶著寵物同進退的心情,但災難來臨時,如來不及帶走寵物離開,也千萬不要再回頭試圖找回寵物,請將自身安全放第一,才有機會守護愛寵的平安。

鄭朝元區長對本次演習相當重視,地震都是瞬間發生,當通訊斷訊無法立即求援時,各里必須要具備自救的能力,透過災害地區緊急疏散避難演習,讓里長熟悉災害來臨時的現場指揮,以及里內各編組如何動員運作,強化里長在災害來臨時能夠第一時間動員各編組進行各項災防處理,使其具備基礎防災素養,能在災害發生時,將災損減至最低,也期許能發揮影響力,將防災觀念擴展至家庭、社區,以建構安全生活空間與環境。

Posted on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公布114年上半年學校午餐抽驗結果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114年上半年進行學校自設廚房及外訂餐盒、食材(半成品及豬肉原料)抽驗,共計抽驗89件產品,包含73件餐食、10件豬肉原料及6件半成品,檢驗結果均符合規定(詳如抽驗名冊)。

        本次抽驗73件餐食食品來源,分別為57間學校自設廚房〔40間國小、14間高級中學(或完全中學)、3間特殊教育學校〕、8家本市盒餐業者、8家供應本市學校之外縣市盒餐業者,檢驗結果皆符合食品中微生物衛生標準。此外,抽驗10件豬肉原料檢驗乙型受體素,2件麵製品及4件豆製品檢驗防腐劑,豆製品加驗殺菌劑過氧化氫,麵製品加驗硼酸及其鹽類或邦克列酸,結果均符合規定。

        臺北市衛生局提醒食品業者承辦學校午餐,應確實控管餐食之品質,除了採用當地當季食材、優先採購「三章一Q(CAS有機農產品標章、CAS臺灣優良農產品標章、產銷履歷認證標章,以及臺灣農產生產溯源QR Code)」等經中央農業主管機關認證可溯源農產品,並於驗收時注意食材新鮮度及來源,且製作烹調過程應遵守「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之規定,另辦理外購午餐之學校,於學童食用前應確實做好餐食衛生保存措施、防範食物腐敗,以維護學生在校食用餐點之衛生安全。

        民眾如有食品安全衛生問題或消費疑義,可電洽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外縣市民眾請撥02-27208889)轉7089。以上稽查結果,可至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查詢相關訊息。

  •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114年上半年學校午餐抽驗符合規定名冊.pdf
Posted on

「那天,我掉進了兔子洞」 2025後生文學獎徵文活動熱烈進行中

       由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主辦的「2025後生文學獎」徵文活動,正式開跑!歡迎40歲以下(1985年1月1日(含)後出生)各國國籍、對客家文化創作懷抱熱情的創作者踴躍投稿!

        第十一屆後生文學獎,以「那天,我掉進了兔子洞」為年度主題,邀請後生打開想像的維度,一起墜入創作的奇幻通道,在記憶與幻想的交界,展開書寫客家文化的多重宇宙旅程。無論是在日常以文字拼湊生活與母語的碎片,或是執筆大膽穿越時空與多元視角,每位創作者、每篇作品宛若獨立閃耀的小世界,當這些故事匯聚在「後生文學獎」,便共創出一片屬於客家文學精彩的多重宇宙。

       本屆後生文學獎徵選短篇小說、散文、小品文、客語詩、圖文創作,共5個類別,徵文主題為客家的故事、議題與文化特性等面向。每類別首獎1名、優選1名、佳作3名;圖文創作則精選優選5名,最高獎金達8萬元!此外,得獎作品將集結成冊出版《2025後生文學獎》專書,持續累積當代客家文學能量,推動文化的書寫與傳承。

       「那天,我掉進了兔子洞」,取自經典文學作品《愛麗絲夢遊仙境》,愛麗絲為了追逐會說話的兔子,掉入兔子洞,進入一個顛覆現實的奇幻世界,從那刻起,兔子洞成為通往未知世界的入口,亦成為後生文學獎第十一年發出的邀請函:也許我們正在下墜、也許已經發現另一個時空——在客家的多重宇宙裡,還有無數等待被探索的祕境、期待被說出的故事。歡迎每位創作者一起掉進想像宇宙,記錄獨一無二的生命歷程,展開屬於自己的客家創作冒險。

徵文資訊

期間|即日起至2025年8月31日止

主題|針對客家故事、議題與文化特性進行書寫

對象|年齡須在40歲以下,國籍不限

類別|短篇小說、散文、小品文、客語詩及圖文創作

(各類別限投一篇,同一人可投稿不同類別的作品唷!)

完整徵文辦法,請詳閱簡章

  • 「那天,我掉進了兔子洞」- 2025後生文學獎徵文活動熱烈進行中.odt
  • 海報
Posted on

北市水利處輪班人員109年度補發加班費已清查完成 並趕辦撥款

      有關北市抽水站輪班人員加班費補發差額進度案,北市水利處表示,109年度受影響部分已清查完成,並已進入撥付款行政作業流程,目前賡續依照所規劃撥補期程,趕辦110年度加班費補發差額清查作業。

       水利處進一步表示,因輪班制度加班費補發差額過程尚包含同仁調換班請假……等情形均需配合查校計算,相關作業尚需時間,本處將依每二個月撥補一個年度之加班費差額之進度,儘速撥補同仁差額。

       水利處強調,106年勞資會議達成共識之抽水站輪班人員之加班費計算方式,與勞動基準法規定有所差異,未來將悉依勞動基準法相關規定辦理,以維同仁權益。

Posted on

留住好山好水 居民同來打造文景57號公園

發稿單位:園藝科

發稿日期:114年5月21日

發稿時間:09:30

新聞聯絡人:劉玉華

承辦聯絡人:郭蘭香

聯絡電話:02-23815132#228

 

留住好山好水 居民同來打造文景57號公園

新闢公園文景57號位於文山區試院里,坐落於和興路鄰近和興水岸社會住宅旁,面積1200平方公尺,於今年啟動公園設計,115年啟動新建公園工程。為能瞭解地方民眾對公園的期待與需求,工務局公園處舉辦「鯉魚山下水綠生活」互動式設計工作坊,邀請公部門、專家學者、社區大學講師、在地居民及相關使用者共同討論對文景57號公園想法,透過各種互動式發想及討論,與民眾一同打造具有環境教育、人文歷史涵養的公園基地。

 

本次互動式探索工作坊,邀請文山社區大學講師與相關專家共同參與,由社大顏文魁講師分享文山的故事與記憶,介紹在地環境特質與歷史故事,公園基地位於文山區試院里,周邊有銓敘部、考選部、國家考場設立於此,再加上地理上後有仙跡岩為屏障、中有鯉魚山,前有景美溪彎道繞境,是個水綠交織人文薈萃的地方。由於文景57號公園位置鄰近霧裡薛圳取水口,霧裡薛圳為過去臺北盆地最早灌溉水圳,且位於埤腹山(鯉魚山)與景美溪的中間過渡帶,具有山水連結的地理特殊性。

 

設計團隊收集工作坊所獲得的在地聲音,兼顧到周邊使用者想法的同時,也會確保未來各年齡層使用的使用需求,並利用在地豐富的水綠環境特質,豐富周邊生活情感,延續基地原有的樣貌與風格。經本次工作坊參與者集思廣益,主要希望營造全齡友善空間及行人通道、導入歷史人文意象融合於公園設施、保留既有大樹同時增加公園綠化面積,塑造為試院里居民的親子互動公園。

 

試院里廖欽銅里長表示,公園基地早期為停車場用地,由於市府考量原停車需求已整合納入東側之和興水岸社宅基地,都市計畫111年公告變更為公園用地。因此為在地爭取良好的公園空間,增加綠資源,盼藉由本次工作坊彙整居民需求,激發新觀點,創造全民的文景水綠生活。

  • 圖1里長與民眾熱烈參與討論
  • 圖2在地居民顏文魁老師分享文山的故事記憶
  • 圖3居民朋友努力發言
  • 圖4由經驗豐富的老師帶領里民說出對公園的期許與想像
  • 圖5里民積極分享豐富的討論成果
  • 圖6工作坊大合照
  • 圖7活動宣傳海報
Posted on